诚信为本,市场在变,诚信永远不变...

产品中心

PRODUCT

电 话:0898-08980898

手 机:13877778888

联系人:xxx

E_mail:admin@Your website.com

地 址:广东省清远市

您当前的位置是: 首页 > 产品中心 > 第四系列

第四系列

首次!巴空军歼-10C“全玻璃化”座舱曝光用眼神“锁定”敌机

发布时间:2025-08-25 17:32:21 丨 浏览次数:

  最近,巴基斯坦空军发布了一段关于歼-10CE战斗机座舱的揭秘视频,这段视频在军迷圈内引起了热烈讨论。视频中,歼-10CE这款中国制造的战斗机采用了全玻璃化座舱,告别了传统的机械仪表。座舱内的显控系统通过“一平三下”的布局设计,将空战数据、飞机状态以及各种关键信息直观地呈现给飞行员。这不仅仅是一次座舱细节的展示,更揭示了歼-10CE战机成功吸引巴基斯坦空军的关键因素——一套实用、有效的显控系统。对于了解中国战机发展的人而言,这套系统的实用性往往比单纯的纸面参数更能决定战机的实战表现。

  在任何战机的座舱中,显控系统堪称飞行员与战机之间的“桥梁”。其设计好坏直接影响到飞行员的决策效率和操控精度,甚至有可能决定战斗任务的成败。所谓的“全玻璃化”座舱,核心在于电子显示器取代了传统的机械仪表,利用计算机技术整合航电数据,将复杂的空战信息通过清晰、简洁的方式展现在飞行员眼前。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,当时,第四代战斗机在转型过程中取得了突破,逐步走向了“全电子化”。

 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,航空电子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,第四代战斗机在机动性上大幅提升,并且转向了多任务、多用途方向。与此同时,航空电子系统变得愈加复杂。为了应对这些挑战,四代机的座舱开始广泛采用电子显示仪表。通过计算机控制和数据总线传输,飞行员可以将多个显示器、平视显示器(HUD)和多功能显示器(MFD)整合成一个系统。这种设计使座舱具备了更大的灵活性,飞行员能够按需显示各种信息,同时也简化了座舱布局,减少了人为操作失误的可能。

  例如,平视显示器能够让飞行员在进行空战或起降时始终保持平视,避免频繁低头查看仪表;而多功能显示器则将原本分散的多个机械仪表功能整合在一起,不仅简化了座舱的操作,还能为飞行员提供决策支持,进一步降低失误率。再加上电传控制和“手不离杆”(HOTAS)等技术,飞行员的操作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,这也是第四代战机的一个重要标志。

  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第四代战斗机代表,歼-10系列战斗机的显控系统自诞生之日起便紧跟国际技术标准,并始终聚焦于实战需求的不断迭代。歼-10A是最早采用“一平三下”经典布局的机型,座舱顶部是折射式平显,下方是正前方控制板,而三个多功能显示器则分布在座舱的左、中、右方,驾驶杆位于中央,初步实现了“玻璃化”座舱的设计。

  歼-10B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进,着重提升飞行员的使用体验。折射式平显升级为全息衍射平显,带来了更清晰的显示效果和更宽的视场;多功能显示器也从原来的正方形变成了长方形,尺寸增大至20.3厘米×30.5厘米,安装位置也做了调整,使得飞行员无需频繁切换视线,视觉负担得到了显著减轻。

  到了歼-10C(出口型为歼-10CE),其显控系统再次升级,重点在于细节的打磨。其衍射平显性能得到进一步增强,并与头盔综合显示器(HMD)实现无缝配合。巴基斯坦空军配备的歼-10C战机装载了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二代头盔显示器“苍蝇盔”,该系统的技术水平与美国的JHMCS(联合头盔提示系统)相当,能够让飞行员实现“看哪打哪”的战术需求,凭借目光即可“锁定”敌机。

  此外,歼-10CE的正前方控制板新增了一块小尺寸显示器,专门用于航点设置、数据输入以及平显模式的调整。这个看似简单的改动,大大减少了飞行员的操作步骤,能够更快速地完成多项功能操作,既节省了宝贵时间,又降低了操作失误的风险,堪称“小改进带来大提升”。

  从功能分工的角度来看,歼-10CE座舱的左侧显示器主要负责飞机和武器系统信息,右侧则展示地平仪与飞行数据,而正下方则是雷达图和数据链态势图,尺寸较大的显示器使飞行员能够快速掌握战场全貌,增强了态势感知能力。

  当前,歼-10C的显控系统完全满足现代空战需求,但若进一步针对海外用户的需求进行优化,还有两个潜在的发展方向。一方面,可以采用一体化的大屏幕显示器,将多个小屏幕整合,进一步简化操作,尽管这会带来更高的成本;另一方面,可能会将驾驶杆和油门杆改为“侧杆”设计,这样可以腾出中央空间,改善飞行员的下视范围,从而更方便地操作大屏幕。不过,考虑到这些改进主要是为适应不同国家空军的使用习惯,这些变化大概率不会出现在中国自用型号中。

  回顾歼-10系列战机的发展历程,从歼-10A的初步“玻璃化”到歼-10C的全玻璃化显控系统,再到歼-10CE在国际市场上击败“阵风”战机的辉煌成绩,这一系列的技术进步背后,凝聚了中国航空电子技术的不断突破。歼-10C仅仅是一个阶段性成果,歼-16战机的大屏一体化设计、歼-20隐身化显控布局,以及歼-35的舰载适配设计,每一款新型战机的显控系统都在刷新行业标准。

  这些进步不仅是中国战机座舱系统升级的见证,更体现了中国航空工业从“跟跑”到“并跑”,再到“领跑”的历史进程。每一块更清晰的显示屏,每一次更加简便的操作优化,背后都藏着中国军工对细节的打磨与对实战的执着追求。这些技术成就,也让世界更加关注中国战机的强大实力。

网站首页 | 关于我们| 产品中心| 新闻资讯| 成功案例| 联系我们| 客户留言|

扫码关注我们